热搜词: 2025 2026

北京服务精彩绽放 年产百万条数据“喂养”机器人

在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石景山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内,108台人形机器人正忙碌着,浇花、做理疗、整理床单、采摘番茄、完成精美的咖啡拉花……作为北京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该中心每年预计可产出超百万条高质量多模态数据,目前已为多家海内外的大模型企业、机器人企业提供数据服务。

高质量、多样化、贴近真实世界的多模态数据(融合视觉、听觉、触觉、动作指令等多种信息),是训练机器人“大脑”AI模型不可或缺的“养料”。这直接决定了机器人能否真正具备在各种场景中应对自如的通用能力。以“叠毛巾”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来说,机器人需要进行成千上万次训练,才能把动作数据“刻”进脑子里,形成标准化的知识储备。

当下,人形机器人作为最具潜力的智能载体,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生活与生产。而缺乏真实数据“养料”,成为限制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落地的重要瓶颈。今年3月28日,北京市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在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正式落地。

农业机器人将成熟的番茄采摘下来放进篮子,收纳机器人在床边整理被单,清洁机器人在卫生间洗刷马桶,管家机器人在阳台浇花……在这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训练中心里,每个机器人都在忙碌地完成各种场景任务,并对相应的动作数据进行标注、采集,再“反哺”给系统,推动机器人“大脑”不断迭代升级。

据悉,训练中心汇聚了元客视界、艾欧智能、知行机器人、傲意科技、强脑科技等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十余家企业的先进技术与产品,联合构建起覆盖感知、决策、执行各环节的产业生态矩阵,并联动鹏城实验室、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产学研机构共同搭建具备“场景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应用验证”全闭环能力的智能训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