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 2026

江苏省RISC-V产业联盟在苏州成立

截至目前,苏州市拥有集成电路企业超380家,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

8月22日,江苏省RISC-V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创新发展交流会活动在苏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举行。RISC-V是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以其开放、灵活的架构,成为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尤其在AI驱动的智能时代,其作用愈发显著。苏州依托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开放创新优势,积极推动RISC-V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苏州市拥有集成电路企业超380家,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并在RISC-V领域集聚国芯科技、睿芯集成、微五科技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形成了IP核设计、芯片研发、应用落地的完整产业链。今年5月,苏州还成立RISC-V开源芯片产业创新中心,组织企业研发成功云安全芯片、RISC-V可信高算力加速卡、高速接口芯片等一系列标杆产品。

江苏省RISC-V产业联盟揭牌成立后,将立足苏州、辐射全省,充分链接产业龙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创新资源,通过开展技术交流、组织联合攻关等方式,加强产学研用的协同合作,驱动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RISC-V产业生态。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秘书长包云岗,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RISC-V工委会技术委员会主任周平,RISC-V开源芯片产业创新中心代表郑茳,分别围绕RISC-V发展现状与产业机遇、RISC-V产业发展态势分析、RISC-V开源芯片创新中心工作进展等主题作交流分享。活动还为江苏省 RISC-V产业联盟理事单位授牌,为首批专家技术委员会代表发放聘书。一批RISC-V领域产学研合作项目、IP授权合作项目签约。

苏州RISC-V产业链

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镇,苏州在RISC-V领域已形成IP核设计、芯片研发、应用落地的完整产业链,并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

自2017年起,苏州国芯科技就开始投入RISC-V架构的研发,并成功开发出多款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RISC-V CPU IP核。国芯科技总经理肖佐楠介绍,目前公司基于RISC-V架构开发了信息安全芯片、MCU芯片等,已应用于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国芯科技在RISC-V指令架构上进行了神经网络扩展指令集架构研究,支持神经网络算法的加速处理。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芯片的计算性能,更为AI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睿芯集成核心团队从事高通量处理器设计20余年,是国内RISC-V CPU领域的先行者。据睿芯集成主要负责人介绍,其产品基于RISC-V架构,可服务于边缘计算、具身智能、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客户。目前公司已成功进入国际国内龙头客户供应链体系,发展成为国内RISC-V芯片设计领域的“领头羊”。

成立于2019年的苏州微五科技则是专注于开发基于RISC-V架构的AIoT芯片及相应产品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物联网、工业控制、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公司拥有从32位嵌入式到64位高性能等多系列RISC-V处理器IP,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多种类RISC-V内核的半导体芯片公司,且产品完全自主可控。”微五科技总经理范翔表示,其物联网安全芯片、工业控制MCU芯片已实现量产应用。

今年5月,苏州RISC-V开源芯片产业创新中心启动建设,目标将苏州打造成为国内RISC-V 产品系列最全、应用场景最广、产业生态最优的示范区。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想要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