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拣质检、养老照料、居家陪聊, “天选打工人”云集机器人大会
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开幕,王牌机器人家族集结,从能跑会跳的机器人,到工厂、餐厅的“打工人”,还有懂陪伴、能整理被子的居家“小能手”,今年在大会上亮相的机器人挺实用。
“打工人”天工2.0能分拣、会质检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仍是机器人家族的“明星”,不过这次亮相的不是勇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的天工Ultra,而是它的“升级”版本2.0。如果说天工Ultra是奔跑健将,那么天工2.0则更像“打工人”。在展区,天工2.0是工厂流水线上的材料零部件分拣员,不同的零部件从流水线上传送过来,它伸出胳膊,“手指”稳稳夹起零件,分门别类地放进不同的材料筐中。在质检区,天工2.0还是质检员,它轻轻拿起一个灯泡,经过一番“观察”便能判断是否合格。
在展区的另一侧,另一位天工2.0走走停停,主动避障,挺忙碌。它向观众展示了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全新推出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通用多模态视觉感知系统。这套系统有什么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机器人想展示运动能力,比如跑步、打拳,有时候需要由工程师用遥控器操作完成,这也是让公众觉得机器人离实际生活尚有距离、机器人不那么“聪明”的原因。而这套人形机器人通用多模态视觉感知系统加载到机器人身上后,机器人可以摆脱遥控器,实现自主行动,包括避障、规划更加合理的行动路线等。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CTO唐剑介绍,这套系统让机器人拥有了环视系统,视线范围更广,在7个摄像头、1个激光雷达的加持下,机器人将完成更多自主活动。他表示:“明天天工如果再去跑马拉松,将实现完全自主的跑步。”
京东集团汇集50余款前沿机器人产品
在京东集团展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像洋娃娃一样可以陪伴小朋友的机器人、附身智能平台等一系列机器人新品悉数亮相。据介绍,京东零售智能机器人业务充分发挥供应链优势,一端链接新兴科技企业,成功引入宇树科技、众擎、蔚蓝、云深处、优必选、松延动力等知名品牌,持续上线智能机器人新品;另一端链接京东近6亿年度活跃用户和超800万家企业客户,依托京东强大的供应链基础设施,为合作伙伴提供“现货速发、极速交付”的一站式购物体验,让消费者第一时间享受到前沿科技产品。
作为今年大会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京东集团汇集50余款不同品牌的前沿机器人产品,围绕具身智能未来生活、陪伴、教育、技术开发、养老五大场景,共同打造沉浸式黑科技展区。值得关注的是,京东JoyInside附身智能平台首发首展,能为智能机器人等提供有温度的终端互动能力,现场便有人体验和搭载JoyInside的机器狗对话。目前,数十家头部机器人品牌正陆续接入JoyInside。
在展区,记者体验了一款帮助老年人爬楼梯的智能设备。从外观上看,这套设备有点儿像背心式的安全装备。工作人员帮助记者穿戴好,打开按键,刚开始记者并没有“运动健将”的感觉,走路感觉与平时没有太大不同,但是当记者抬腿做爬楼动作时,明显感觉到双腿变得十分轻盈,即使将双腿抬高,也比正常抬腿轻松很多。据工作人员介绍,在京东平台,还有不少类似这样的装备,不仅有适合老年人行走、爬楼的“神器”,还有辅助运动锻炼的智能装备。此外,消费者还能在京东平台选购各种类型的机器人。
具身智能康养社区展区涵盖多个应用场景
展览现场还有很多互动项目,比如,观众戴上VR设备或手握同构遥操作硬件,就能成为仿人形通用机器人——星海图R1Pro的“最佳拍档”,遥控它完成抓娃娃、桌面收纳等任务。在展区的家庭场景中,自如移动机器人吸引了更多围观的目光,人们只需说一句“请收拾一下床铺”,R1Lite就能在任意打乱的卧室中精准进行动作规划并完成指令。
在具身智能康养社区展区,北京经开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具身智能产业专班主任芦瑜介绍,这个展区主要展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康养场景中的实际应用,涵盖外骨骼助行设备、智能辅行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导盲六足机器人及多款理疗康复机器人,覆盖家庭、社区、医院及公共空间等场景。
上海交通大学展示了一款机器人“导盲犬”,它身上安装有盲杖,盲人朋友向它发布语音指令便能跟着“导盲犬”出行。“导盲犬”不仅可以识别红绿灯,还能提示盲人朋友小心台阶、注意斜坡等,盲人朋友通过盲杖可以指挥“导盲犬”慢一些、快一点,或者转弯、停下等。更重要的是,“导盲犬”还能为盲人朋友规划路线,设计人员杨利民说:“如果四周都是障碍物,那么‘导盲犬’会主动寻找更加合理的路线,如果实在无法行走,它就会停下来,提示盲人朋友不再行走,等待一下。”
在本次展会上,共有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携1500余件展品亮相。其中,一款仿生蜜蜂(BionicBee)是首次登陆亚洲。BionicBee重约34克、长22厘米、翼展24厘米,具有精确且超轻的稳定结构,是目前仿生学习网络中最小巧的飞行器,能实现带四个自由度的自然飞行。
新京报记者吴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