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的蛋糕, 英特尔不吃了
【导语:汽车,是当下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尤其是汽车芯片,更是诞生了像英伟达这样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全球芯片巨头之一的英特尔却做出了退出汽车业务的决定,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
早在今年4月,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便预示即将进行的大规模裁员。随着大刀阔斧的改革不断深入,英特尔瘦身在持续进行。不过,最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英特尔将逐步关闭旗下整个Automotive Group的业务,并将软件定义汽车平台团队解散。与此同时,甚至有迹象显示英特尔或出售Mobileye。这就意味着作为国际重要的芯片企业代表,英特尔将退出汽车行业。
英特尔壮士断腕
临危受命的陈立武做出这样的决定,和英特尔的业绩表现息息相关。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英特尔营收达到129亿美元,和去年二季度持平,这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其顾客担心美国关税影响而提前进行的采购行为。但令人担心的是,今年第二季度,英特尔的产品毛利率下降7.9%,净亏损同期扩大13亿美元至29亿美元。这些迹象表明,英特尔的市场竞争力正在减弱。
值得关注的是,英特尔在汽车领域曾经雄心勃勃,希望有一番作为:2015年,在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刚刚兴起的时候,英特尔的风险投资部门就做出向汽车技术投资2.5亿美元的承诺;2018年,特斯拉Model 3搭载了英特尔的Atom芯片,让英特尔占据了一个明显的先发优势;2017年和2020年,英特尔先后收购了Mobileye和Moovit。
不过,事态的发展和英特尔的预期存在较大的差异:2020年,特斯拉转投AMD的怀抱,原因是英特尔芯片更新速度太慢;2024年,英特尔才推出对标高通8295的Malibu Lake芯片,而当下的智舱芯片市场早已经被高通所垄断。除此以外,在芯片制造领域,英特尔目前尚挣扎在7nm的工艺,而台积电早已经把重心放到了2nm芯片的量产上。这些因素积累在一起,使得英特尔陷入当下困境。
Mobileye前景如何?
在英特尔的汽车板块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是Mobileye。
2017年,英特尔以153亿美元斥巨资将Mobileye收入麾下,成为其布局汽车业务的核心所在。彼时的Mobileye凭借着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先发优势,一度是全球多个跨国车企巨头的座上宾,甚至和早期的特斯拉都有过不少合作。但在2024年,Mobileye全年营收仅为16.5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0%,全年净亏损高达3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虽然通过一系列自救,Mobileye的营收和利润有所好转,但是英特尔决定从汽车业务撤退又对Mobileye形成了巨大的利空。7月上旬,Mobileye更是对外官宣英特尔出售了9亿美元的公司股票;以及从英特尔回购价值1亿美元的股票。此后,英特尔在Mobileye的持股比例降至80%以下。当下,甚至有传闻称,英特尔正在接触其他买家,有意脱手Mobileye。一旦有合适的买家,那么英特尔将彻底离开汽车行业。
之前Mobileye风靡一时,凭借的是其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但是当下,全球各大主流车企都开始把资源更多投入到自研的技术路线上。而无论是英伟达、地平线这样的芯片企业,亦或是Momenta这样的智驾企业,都需要围绕主机厂进行服务。相比之下,Mobileye的技术方案更加封闭,主机厂难以染指。无论是对软件算法的调试,还是获得数据反哺优化自己的算法,Mobileye都无法进行支持。
在国内,其实华为和Mobileye比较类似,也有自己一整套的体系,其他车企难以介入。但是华为在智驾方面领先优势比较明显,而且和华为合作的主机厂,但凡能力比较强的,都是采取华为和自研两条腿走路。而Mobileye当下技术能力并不出众,因此很难获得主机厂的青睐。像吉利旗下的极氪,在其最新的极氪9X中采用了吉利自研的千里浩瀚的智驾方案,搭载了两颗英伟达Thor的芯片。而极氪的投资人中,和英特尔以及Mobileye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汽车芯片或将是赢者通吃
英特尔关停汽车芯片业务,对国内芯片企业来说也有一定借鉴的意义。
全球汽车芯片领域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英特尔在汽车芯片领域布局速度明显慢于英伟达和高通,不仅丧失了抢占市场份额的先机,其产品迭代速度也比较慢,最终使得跨国车企形成了在智驾选择英伟达,而在智舱优先选择高通的局面。车规级芯片的更换往往需要伴随着整车平台的切换。这也就意味着一家车企一旦定下了一款芯片,后期做变更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对于中国车企以及芯片企业来说,如果想分一杯汽车芯片羹,就需要做好持续投入大量资源的准备,确保可以快速实现产品的迭代更新。
在特斯拉的影响下,未来各家车企但凡有余力,都会投入不小的资源到汽车智驾/智舱芯片上,借此来降低自身整车成本。蔚小理三家已经推出了自己的首颗芯片,小米、比亚迪、吉利也都有或即将有芯片亮相。因此,芯片企业不仅需要在产品力和成本方面展现出更大的优势,而且还需要在生态方面也更加开放,让主机厂可以在芯片的基础上落地自己中意的方案。只有这样,芯片企业才能占据一席之地。
在整车企业纷纷自研芯片的情况下,第三方芯片企业必须在性价比、性能以及生态上展现出更大的优势。
点评
英特尔逐渐退出汽车领域让人唏嘘不已。但是,无论是从英特尔自身的发展步伐,还是从其控股的Mobileye的拉胯表现来看,这个结果又可谓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对于中国芯片企业来说,我们要去学习英伟达和高通的闪光点,持续强化自身的研发能力;同时也要克服英特尔和Mobileye的缺点,吸取它们失败的教训。中国芯片企业和整车企业自研芯片,还要不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