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 2026

为何工业企业都在跨界

“今天,我们既可以看到小鹏汽车在做芯片,也能看到广汽在做电池,还能看到宁德时代与商飞合作在做飞机。”在9月4日至5日于广州举办的“2025达索系统制造业高峰论坛”上,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总裁张鹰表示。在他看来,目前工业领域的跨界与融合正越来越频繁。而本次高峰论坛即以“跨界融万象,转型创纪元”为主题。

是什么在推动这种跨界浪潮?张鹰认为,电气化是显而易见的动力之一。

以汽车产业纷纷涉足低空经济为例,张鹰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行业边界相对清晰,但随着电池动力、汽车电子等技术的突破,产业间的壁垒被打破,汽车行业自然延伸至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低空经济领域,实现了高科技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

其次,供应链融合也为这种跨界提供了重要基础。

广汽高域(下称“高域”)是广汽集团旗下专注于飞行汽车的品牌。高域创始人苏庆鹏博士说,eVTOL与汽车同属复杂系统集成领域,二者本质同源。例如,宝马的前身是巴伐利亚发动机厂,最早从事飞机发动机制造;而在设计飞行器过程中,也会大量借鉴源自美国汽车工业协会的SAE标准。

苏庆鹏说,目前eVTOL70%的核心部件源自汽车关键零部件体系,其余30%则依托国产航空供应链。eVTOL实际上是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的延伸产物。高域在推进飞行汽车研发时,会大量借鉴汽车产业链资源,同时以航空领域的高安全标准为基础进行整合,逐渐构建起新的行业标准。造车与造飞机虽同属复杂系统集成,但侧重点不同:汽车领域追求市场占有率、供应链安全与成本控制,航空领域则更强调高安全性、低成本与规模化。

再次,数字化也为跨界融合提供了支撑。

达索系统大中华区高科技行业总监朱清平说,高科技企业进入汽车行业后,带来的一大关键变化是“敏捷”,即产品快速设计、开发与验证的一体化。某些车企第一个版本车型未必成功,却能迅速推出第二款迭代版本,正是借鉴了高科技行业“带着问题听反馈、快速改进”的迭代逻辑。而这种迭代,离不开数字化工具的支持。

此外,工业知识(know-how)的数字化、软件化,也大幅降低了跨行业的门槛。张鹰说,达索系统正致力于通过“软件定义行业”,将工业最佳实践通过软件“拉通”,服务于更广泛的经济领域,创造新的增长点。

今年,达索系统发布了3DUNIV+RSES战略。该战略融合建模、仿真、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构建面向全产品生命周期的虚拟化协同环境。企业可在这一安全可信的协作空间内,充分开发并管理知识产权、积累知识经验,同时训练AI引擎,最终实现从认知到创新的全流程转型,全面重塑可持续制造模式。

张鹰说:“目前,制造业正处于数智融合的关键节点,企业迫切需要以生成式创新驱动未来发展。达索系统将持续依托3DEXPERIENCE平台由AI驱动的虚拟孪生技术,助力客户实现从设计、制造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深耕中国市场二十年,我们将继续与客户携手,探索未来技术的应用场景,推动机电软一体化与全产业链融合升级,为高效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赋能,助力中国制造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变革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