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上市7天表现堪忧, 理想i8降价增配, 全系一款售33.98万

上市仅7天,理想i8挥刀砍向自己。

8月5日午间,理想汽车发布公告:将原来的Pro、Max、Ultra三个版本统一为一个版本,之前的顶配配置现在变成标配,售价也改为33.98万元。之前需要额外付费加装的铂金音响也直接标配,并且新增了后舱娱乐屏套装为选装,价格为1万元。

在造车新势力乃至所有汽车品牌的新车上市发布历史上,这样的做法都是非常罕见的。印象中上一个做及时调整的产品,还是三年前的小鹏G9。

理想汽车官方给出的理由是:98%的用户选择了高配和顶配车型,用户吐槽最多的是车型版本略显复杂。这样的解释,让这次调整看上去更像是理想汽车“听劝”、“宠粉”的典范。

但到底是主动“听劝”,还是迫于无奈的调整?我们不妨来看看理想i8上市后的几个细节。

首先是资本市场的反馈。从理想i8上市当天开始,理想汽车的股价就一路走跌。至7月31 日上午的时候,理想汽车的股价从119.5港元/股跌到了103.1港元,市值较7月的高点蒸发了约 600 亿港元。

而就在理想i8官宣调整款型后,理想汽车的股价就由跌转涨,一度拉升了5个点左右,随后又一路走低,这足以反映出投资者对理想i8以及理想汽车未来发展的担忧。

从用户市场表现来看,理想i8上市后,网络上批评其高价低配的声音就源源不绝,甚至有些还是理想的老粉。而i8上市之后,一直没有公布任何的订单数据。知名行业人士孙少军在8月4日的直播中,也透露了理想i8上市首周的订单约为6000辆左右。这样的订单量,显然是不及理想和市场的预期的。

更严重的一点是,理想i8上市发布之后第二天就开始陷入了“碰撞乘龙重卡”的风波中,仿佛去年Mega被黑的剧情重现。

发布会上展示的碰撞测试视频显示,理想i8将一台8吨重的乘龙卡车撞到车头反转,车轮全部离地。这个测试引来了东风柳汽乘龙品牌官方下场质疑,全网用户吃瓜。

尽管理想汽车、乘龙重卡、中汽研三方都针对此事件做出了回应,但这场舆论危机至今仍在持续发酵,甚至已经不受控制的偏离了对碰撞测试结果的解读。

换言之,其实现在理想i8相当被动。

作为扭转Mega销量滑铁卢关键力量,重新打响纯电路线的第二枪,理想i8承载了太多期望。尤其是理想L系列在增程领域面对越来越多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理想i8不仅要承担起走量的重任,还要重塑理想汽车在纯电领域的口碑,为理想创造新的市场增量。

虽然从营收层面来说,理想i8即使失利,也不至于让理想万劫不复。但从情感上来说,理想是无法接受i8失败的,这对理想汽车冲击纯电市场的信心和士气都是一个沉重打击,更让理想曾经出色的产品定义能力在纯电领域失去光环。

所以,积极一点看,理想汽车现在做出调整,毫无疑问是及时且有魄力的。这反映出理想汽车内部极强的纠错机制和应变能力。

消极一点看,恰恰是因为理想i8目前的市场反馈不及预期,才不得不做出调整:用降价增配来凸显诚意。这也意味着理想的第二次纯电之路,同样还是异常艰难。

理想的潜在用户其实不差钱,理想i8精简SKU的做法就是希望通过重回当年理想ONE的模式,唤回理想老粉们的心。而这么做的后果,必然是影响理想i8的毛利。

款型调整之后,中低配车型的部分配置如动力电池、辅助驾驶的软硬件方案等同于被废掉,这意味着前期的开发成本打了水漂,供应商一方被“砍单”;同时顶配变成标配同时价格降低,则意味着理想让出了一部分利润。

但这已经是理想不得不打的牌了。

这场闪电手术暂时缝合了产品与市场的裂痕,但纯电征程的长期挑战才刚刚显现。资本市场与用户给理想的7天宽容,不会在后续战役中重现。(文/优视汽车 老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