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80系列再次被确认: 散热新招+国产CMOS, 年底见真章!
近期有博主爆料揭示了华为Mate80系列令人震惊的工程方案:在后摄Deco下半部分集成高速主动散热风扇系统。
这套包含小型风扇、精密风道和鳍片的散热模组,以小型化精密封装和防水结构呈现,出风口则隐藏在Deco侧边。
尽管该方案尚未最终定版,但华为工程师正试图攻克一个行业难题,那就是如何在保持旗舰影像能力的同时,解决新一代麒麟9030芯片的散热瓶颈。
更值得关注的是,Mate80系列高配版将搭载国产传感器,可以说当主动散热遇上纯国产影像传感器,华为的年度旗舰正在发力中了。
要知道,如今的智能手机散热技术走到了分水岭,传统VC均热板已触及物理极限,而麒麟芯片在过去三年性能提升的同时,峰值功耗也水涨船高。
在这种情况下,华为工程师将目光投向了一个曾被忽视的空间,也就是后摄模组的圆形装饰区(Deco)。
博主称散热风扇集成在大圆Deco下半部分,高速小型风扇+风道+鳍片做了小型化精密封装+防水结构,出风口在Deco侧边。
一旦搭载到新机上,那么所带来的出色表现,自然会让用户对新机产生极强的期待值,甚至远超传统被动散热材料的热传导能力。
而且华为为Mate80系列规划了更为复杂的“双轨并行”散热策略,除了备受瞩目的主动散热风扇,RS Ultimate版本或将独家搭载微泵驱动芯片,构建液冷循环系统。
需要了解,微泵液冷技术采用微米级精度的微型泵,驱动密封管路内的冷却液流动,将SoC等核心热源产生的高温高效传导至机身金属结构。
与风扇方案相比,微泵系统具备两大优势:扁平管路可灵活绕行于电池、相机模组之间,空间利用率更高;运行极致静谧,彻底消除风扇的转动噪音与振动。
但目前也只是初步爆料,后续到底采用哪种方式,还需要等待新机正式发布之后下定论,现阶段还需要耐心等待。
同时如此激进的散热设计,只为驯服即将首发的麒麟9030旗舰芯片,此前多方消息指出,新一代麒麟处理器将实现高达20%的性能跃升。
一旦散热问题解决,那么其潜在性能将被彻底释放,尤其在端侧AI运算领域,大语言模型推理时芯片持续满载的特性,正需要风扇保障的稳定输出。
更何况此前一直都有消息称麒麟处理器的性能不够激进,如今进行发力之后,那么应该可以在市场中取得很好的表现。
毕竟按照麒麟9020处理器的表现,已经可以流畅运行主流游戏,加上鸿蒙OS6的加持,实力更是会很激进。
其次,在散热系统挤占内部空间的压力下,Mate80系列的影像配置却展现出惊喜突破,据说高配版将搭载纯国产思特威SC595XS传感器。
这颗采用国产22nm工艺打造的5000万像素CMOS,拥有1/1.28英寸大底和110dB超高动态范围。
再加上出色的大底潜望长焦镜头加持,即使风扇占据了一些空间,依然是不会影响手机产品的拍照能力。
况且还有XMAGE影像技术、红枫影像技术2.0等,这些都是加强用户体验的地方,也是提升竞争价值的关键。
然后更值得关注的是机身结构的调整,为容纳风扇与更大容量电池,Mate80 Pro厚度可能从8.x mm增至9mm左右,但仍控制在IP68防水标准内。
同时全系列将回归直屏设计,采用直屏+3D人脸识别方案,预计支持侧边指纹识别,这些改变暗示华为正重塑旗舰产品的工程哲学。
再加上全功能NFC、红外遥控、双扬声器、X轴线性马达,以及卫星通讯技术、昆仑玻璃等卖点的加持。
只要新机能够现货供应,然后10月份左右进行推出,那么其市场冲击力方面,将会得到很大的升级。
总而言之,消费者接下来选择的不仅是一部手机,而是一份关于“持续性能与瞬时爆发谁更重要”的答案。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对华为Mate80系列有什么期待吗?一起来说说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