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6 2025

通过雷军的群众路线学会让外行理解陌生概念

在向缺乏相关背景的人解释陌生概念时,如何快速达成理解是常见难题。文中借雷军以“群众路线”解释粉丝经济的案例,引出核心方法——依托对方已有知识结构类比新概念,并结合多个生活与职场案例,拆解这一高效沟通方法论的实际应用。

最近在重读雷军的《小米创业思考》,有点新的思考在这里简要分享下:如何向外行解释陌生概念。

1.雷军的群众路线和粉丝经济

雷军在他的书里说道:

小米的成功方式,有很多种说法,比如大家叫粉丝经济或者叫米粉。有很多政府的团经常到小米来参观,我讲到这里他们死活听不懂。

我后来说了一种方式,我说这就是群众路线,然后他们就听懂了。我说就是相信群众,依赖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们说这个讲得好。

截图来自2016年3月央视《遇见大咖》栏目

雷总的这个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在极短的时间内,向别人解释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而且对方还缺乏理解这个概念的背景知识。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雷总的这种方法论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利用对方已有的知识结构来解释新概念。

2.怎么介绍碧根果

比如你要跟父母介绍碧根果这个他们没见过的干果,你会怎么介绍?方法一:这是一种长在树上的干果,长大约5厘米左右,宽大约2厘米,外面有厚厚的绿色的皮,这个皮不能吃。剥开之后是另一层褐色的皮,再剥开这个皮之后,就是可以吃的果仁了。果仁吃起来很脆很香,含有很多油脂……

方法二:这是一种类似核桃的干果,和核桃大小、口感等各方面都差不多,区别是外形更加细长而且壳更薄,吃起来比核桃更脆,而且没有苦味。

同样是介绍“碧根果”,上面这两种方式哪种更容易让人瞬间理解呢?显然是第二种。

为什么第2种更容易理解呢?因为第2种解释跟对方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概念联系在一起了,父母不一定见过碧根果,但一定见过核桃。

当然,最好的解释方式就是你回家的时候给父母买上1斤碧根果,让他们眼见为实。

回到开头的群众路线,政府官员大概率都是熟悉或了解毛泽东思想的,用他们已有的知识来解释新名词,这样就会更容易理解了。

3.回到对方的舒适区

很多互联网从业者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过年回家时不知道怎么向长辈亲友介绍自己的岗位,比如产品经理、运营经理和项目经理等。

你如果用下面的话术来解释产品经理,我估计大部分长辈亲友是听不懂的。

产品经理负责互联网产品的规划、设计、运营和推广,即对互联网产品生命周期的演化负责。包括宏观的规划到具体设计,以及后续的开发、上线发布、运营改进等。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运用到千人千面的策略,即面对不同职业类型/教育背景的人,采取不同的话术。

比如对方是中小学教师,你就可以这么解释:就像你备课或者组卷经常用到的学科网一样,你用的备课/组卷/自动批改/试卷上传这些功能都是由产品经理规划出来的。我的岗位内容跟这个差不多,只不过我们做的产品是给XX行业用的。

如果对方是医生,你可以这么解释:你们医院公众号里面应该是有建档、挂号、缴费、检查预约、排队查询和报告查询这些功能的,这些功能就需要产品经理来梳理流程监督程序员在微信公众号里面实现,以确保线上功能和线下功能在流程和体验上的一致性。

产品经理这个新概念,在长辈亲友已有的知识结构里面是不存在的,也找不到合适的知识来类比,于是我们就只能看人下菜碟,结合他们已知或熟悉的职业类型来举例说明。

4.适用性极强的方法论

因此,如果你想让别人迅速地理解一个全新的概念,就一定要利用对方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看看他过去的记忆中,有哪些跟这个概念类似的地方。比如:

如何向美国人介绍“春节”?你可以说“中国人的圣诞节”。

向投资人介绍你的UGC&PGC教育应用,你可以说是教育版的今日头条。

跟投资人30秒内讲清楚商业模式很困难?你可以说“我是钢铁行业的1688”。

形容一个人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或实际工作案例,可以说她是产品/运营王语嫣。

我发现小米的很多产品宣传描述就运用了这种方法论,其他公司也可以在产品宣传中引入这种方法论。

比如小米平板和小米note的宣传页面就不断拿ipad和iphone做对比,指出材料做工都一样,但我比苹果便宜N倍。

比如小米平衡车的速度介绍,很多人对于16km/h是没有太直观得人心,于是小米就抛出了4倍步行速度的概念,直接利用大家熟知的概念来解释新概念。

综上:大多数情况下,大家可能并不需要也不想要理解准确而严谨的知识或概念,这时候你就需要找一个对方已经理解过的事物,用旧概念类比/解释新概念。以上,希望本文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