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 2026

中国科技企业, 正在渗透全球汽车市场!

如今,多数全球汽车巨头正借助中国科技企业的力量开发新技术。为了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同时也是技术竞争最激烈的中国生存并提升竞争力,它们不断加强与本土科技企业的合作。尤其聚焦于强化自动驾驶、车载信息娱乐、数字体验等软件技术。多数全球企业已在中国设立并运营大型研发(R&D)中心。

在这一趋势下,引人注目的中国科技企业包括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深度求索(DeepSeek)等。

【华为:对中国企业是合作伙伴,对海外企业是技术供应商】

华为虽不直接生产汽车,却通过多种合作模式扩大在整车市场的影响力。目前已以多种形式向中国汽车企业供应其技术。华为在汽车界的三种合作模式分别是零部件供应模式、HI 模式和鸿蒙智行模式。

与海外企业合作时,华为则是向汽车制造商供应自主研发的车载零部件、软件及解决方案。例如,日产为开发在中国市场销售车型的数字座舱系统,与华为展开合作,该系统基于华为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鸿蒙 OS 打造。

过去,奔驰与比亚迪合资的腾势品牌部分车型,曾应用华为的智能解决方案。据悉,部分奥迪车型未来也将搭载华为的信息娱乐系统或自动驾驶技术。

在海外市场,华为主要扮演技术供应商而非合作伙伴的角色。凭借与中国本土企业紧密合作积累的技术实力,华为正不断扩大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其已与大众集团的一家零部件供应商签订大规模 4G 标准必要专利(SEP)许可协议,这意味着华为的专利技术将应用于车辆的无线连接功能。同时,华为还与宝马(BMW)、梅赛德斯 - 奔驰、奥迪等品牌签订专利许可协议,在车载无线技术领域开展合作。

【阿里巴巴:与宝马、博世、一汽等合作】

阿里巴巴凭借在云计算、人工智能(AI)、电子商务领域的专业能力,与汽车企业展开合作,重点聚焦于 “基于云的企业运营”“AI 驱动的业务创新”“车载人工智能(AI)解决方案开发”“电子商务平台合作” 等领域。

其主要合作伙伴包括宝马、博世、一汽集团等。阿里巴巴计划将其大型语言模型 “通义千问(Qwen)” 集成至宝马的下一代车型 “ Neue Klasse(新世代)” 中,通过打造 AI 智能个人助理,优化车载体验。

博世正利用阿里云及 AI 基础设施联合开发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并通过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平台扩大产品销售。两家公司近期宣布将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旨在借助云计算与人工智能(AI)技术加速博世的数字化转型,尤其致力于在智能出行与电子商务领域创造协同效应。

此外,阿里巴巴与一汽集团共同设立 AI 联合实验室。双方计划利用阿里巴巴的开源语言模型 “通义千问(Qwen)”,开发面向汽车行业的专属领域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一汽集团的全业务场景。

双方已率先引入行业首个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商业智能(BI)工具 “GPT-BI” 及企业级 AI 助手 “OpenMind” 等前瞻性应用。此外,两家公司还将通过与上汽集团(SAIC)合资成立的斑马网络(Banma Network),联合开发智能网联汽车(ICV)操作系统。

【腾讯:与现代汽车、丰田、奔驰、奥迪等合作】

依托庞大的用户基础,腾讯在信息娱乐、AI、大数据领域与汽车企业展开合作,重点发力 “车载娱乐系统”“基于 AI 的云服务”“大数据应用” 等方向。

其主要合作伙伴包括丰田、现代汽车、梅赛德斯 - 奔驰、奥迪等。2024 年北京车展期间,丰田宣布与腾讯在电动车领域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丰田电动车中应用腾讯的 AI、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

现代汽车与腾讯旗下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开发商建立合作关系,围绕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及智能出行生态构建展开合作。梅赛德斯 - 奔驰与腾讯达成合作,将腾讯旗下热门移动游戏引入车载娱乐系统,同时双方还联合开发信息娱乐解决方案。

【百度:2014 年起与现代汽车・起亚合作,同时联动特斯拉、日产】

百度以自动驾驶技术 “阿波罗(Apollo)” 为核心,与汽车企业展开合作,提供 “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导航”“人工智能技术” 等解决方案。

其主要合作伙伴包括现代汽车・起亚、日产、特斯拉等。自 2014 年起,百度与现代汽车・起亚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合作已持续 10 年,近期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网联解决方案。现代汽车还与中国的讯飞云、极智嘉建立合作关系,联合研发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技术。

日产与百度在 AI 领域达成合作。据悉,特斯拉为在中国市场实现完全自动驾驶(FSD)功能,已与百度达成协议,在地图制作及导航领域展开合作。优步正与百度合作,推动百度自动驾驶 Robotaxi服务 “阿波罗 Go” 向全球市场拓展。

【深度求索:与宝马、特斯拉等合作】

深度求索(DeepSeek)以人工智能(AI)及大型语言模型(LLM)为核心,专注于车载人工智能系统开发,不断扩大与全球整车企业的合作。

其主要合作伙伴包括宝马、特斯拉等。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宝马宣布计划将深度求索的技术集成至旗下车型,今年下半年起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宝马 5 系长轴距版、i5、新款 X3 等车型,将搭载深度求索的生成式 AI 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这一举措是为了根据中国本土用户的语言习惯及文化特点,优化语音助手、导航等车载数字体验。

为加强中国市场布局,特斯拉计划引入中国初创企业深度求索及互联网巨头字节跳动的人工智能(AI)技术,升级车载语音助手功能,以扩大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本土销量。特斯拉计划将字节跳动的 AI 模型 “豆包” 应用于功能运行层面,将深度求索的 AI 模型应用于通信交互层面。

这一合作趋势与中国政府对生成式 AI 的监管政策密切相关。根据 2023 年 8 月起实施的相关规定,中国对 ChatGPT 等外国企业开发的生成式 AI 应用实施限制。小鹏汽车已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电动车 中搭载深度求索的 AI 技术;东风日产的 N7 车型也已引入该技术;宝马早在今年 4 月便宣布将采用深度求索的 AI 解决方案。此外,深度求索还与吉利、东风、日产等多家汽车企业合作,加速车载 AI 技术的普及。

【地平线、Momenta、大疆、讯飞云等存在感提升】

地平线于 2022 年与大众集团宣布达成重要合作,双方成立合资公司,聚焦于为中国市场开发高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目标是将地平线的芯片及算法集成至大众车型。奥迪也与地平线合作,为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车型开发基于 AI 的座舱系统及 ADAS 功能。

自动驾驶初创企业Momenta也在中国与通用汽车(GM)展开合作,为通用未来在华车型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以无人机闻名的大疆(DJI)也进军汽车领域,凭借其在视觉技术方面的专业积累,提供自动驾驶及泊车系统解决方案,并与比亚迪(BYD)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利用大疆的摄像头及感知技术,将大疆基于视觉的泊车及驾驶辅助系统集成至比亚迪的车辆中。这一合作表明,双方的伙伴关系正不断拓展,涵盖从电池、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到 AI 算法、用户交互软件等 “软件定义汽车” 的所有重要领域。

竞争仍在持续。以 2020 年为转折点,中国汽车企业与全球汽车巨头的势头发生逆转。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极快,让对手难以应对。因此,多数传统车企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通过采用中国技术,不仅寻求扩大中国市场份额,还致力于开拓海外市场。

讯飞云与现代汽车签订智能座舱平台开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范围包括车载应用商店、导航、语音识别、大型语言模型、车机互联、多媒体服务等。现代汽车计划通过此次合作,加速在华及全球市场的 “软件定义汽车(SDV)” 战略落地。

奔驰EQS

最低售价:88.10万起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4.32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1.4万车友热议二手车28.78万起 | 59辆

世界已然改变。梅赛德斯 - 奔驰首席执行官奥拉・卡莱尼乌斯(Ola Källenius)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的言论印证了这一点。他表示,要在全球取得更大成功,必须先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并将中国描述为电动化与脱碳转型的核心合作伙伴。如今,众多中国汽车制造商及供应商纷纷在欧洲建厂,卡莱尼乌斯强调,梅赛德斯 - 奔驰需与中国合作伙伴协商,共同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

另一种说法是 “In China, For Global(立足中国,服务全球) ”。美国与中国虽采取不同方式,却都在以强势政策搅动全球市场。当下,所有人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